日喀则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强化部门联动,多措并举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动态管理。积极与厅里沟通对接推进县城水源地优化调整,持续规范水源地“划、立、治工作”,已申报萨嘎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优化调整。对全市36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56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清单进行动态调整。持续推进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已审核批复桑珠孜、吉隆县、聂拉木县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划定。每季度水源地水质监测1次,及时分析总结水质情况。上半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地表水(国控点)监测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加强水源地风险防控。制定《关于开展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工作的通知》,强化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督促整改推进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突出问题,强化属地责任落实。
加强水源水质专项调查。全市32个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专项调查和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有序推进中,市县两级投入182.16万元,加强水源地监测数据分析研判,有效评估水质安全状况。
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投入专项资金5.2万元用于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已对定结县、吉隆县、聂拉木3个新增入河排污口进行初审。联合县分局对年楚河流域和波曲河进行专项检查1次。投入2000余万元正在实施全市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项目,年底前完成建设。该项目共涉及23个入河排污口,新建23个入河排污口标识标牌、22套入河排污口实时在线监测设备、23套入河排污口视频监控设备,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加强水污染综合防治。组织开展水污染防治项目储备专题培训1次。申报大气污染防治项目1个,水污染防治项目14个,已初审,已纳入储备库4个项目。正在实施日喀则市6个地下水专项调查和定结县区域(朋曲河流域)水环境风险监管与应急能力建设项目。联合住建部门持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排查工作。加大辖区涉水企业现场检查力度,排查废水规范处理情况,督促指导企业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规范处置废水。
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本级财政投入154.35万元委托技术服务组织编制日喀则市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实施方案,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三水”治理,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积极储备项目助力美丽河湖建设。积极推进美丽河湖典型案例申报工作,已申报吉隆县吉隆藏布美丽河湖典型案例1个,待生态环境部审核。
加强医疗废水监督管理。半年来,对11家县中心医院、2家三甲医院、10家民营医院开展医疗废水处置专项检查1次,监督性监测1次。针对发现问题已下达意见整改书16份,并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发现问题整改通知》,要求有关单位限期整改销号。
强化河湖长制规范化管理。上半年全市2653名四级河湖长累计巡河湖1.4万余人次,市县两级河湖长巡河湖对发现问题及时开展整改,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提档升级。正在开展日喀则市5条市级河流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和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航拍等招投标工作,拟定对全市19个重点河湖开展共计6期的“四乱”问题排查,对8个重点河湖开展共计2期的无人机航拍监测,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